捕收劑的分類有哪些
自然界中除煤、石墨、硫磺、滑石和輝鉬礦等礦物顆粒表面疏水、具有天然的可浮性外,大多數礦物均是親水的,金礦物也是如此。加一種藥劑能改變礦物顆粒的親水性而產生疏水性使之可浮,這種藥劑通常稱之為捕收劑。捕收劑也有很多分類,分類依據不同類別則不同。
根據捕收劑的性質與礦物作用的極性基的成分和構造等,分為非極性油類、異極性的離子型捕收劑,其中分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兩性、非離子型的酯類,以及絡合(或螯合)劑型捕收劑。
非極性烴類油捕收劑是Z早用于礦物浮選,早在公元400年就有運用,直到1898年后在工業中運用全油浮選。1925~1926年,黃藥和黑藥運用到硫化礦的浮選中。我國在五十年代就生產了液體乙基黃藥、固體丁基黃藥及25號黑藥、精制大豆油脂肪酸、固體乙基黃藥、液體丁基黃藥和白藥、戊基黃藥及混合基黃藥、31號黑藥等。60年代生產了陽離子型—混合脂肪胺、試生產了羥肟酸鈉和新型酯類。到目前為止,我國已能夠生產黃藥、黑藥、硫氮9號、硫氨酯、混合脂肪酸、混合甲苯胂酸、氧化石蠟皂、油酸、油酸鈉、十二胺、羥肟酸、羥肟酸鈉、大豆油脂肪酸硫酸化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