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膜分離新型處理技術
該技術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利用混合物分子具有不同粒徑的特征,在通過半透膜時可實現選擇性分離,包括電滲析濾膜、反滲透濾膜、萃取濾膜、超過濾濾膜等。電鍍工業廢水經過膜分離處理后的廢水組成穩定,并可回槽使用。膜分離廢水凈化技術是近年來發展Z迅速的高新技術,分離效率高、分離過程中不會發生相變且不會化學反應、分離器體積小、低能耗和方便操作等,廣泛應用于物質的分離與濃縮,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廢水處理中已受到特別的青睞[5]。
1.5 高效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處理法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沸石等交換劑分離廢水中有害金屬離子的方法。離子交換樹脂主要有凝膠型和大孔型兩種,前者有選擇性交換功能,后者制造很復雜、高成本、再生劑耗量大。交換劑將自身所帶的能自由移動的離子通過與被處理的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來實現凈化目的。離子間的濃度差和功能基對離子的親和能力是離子交換的推動力,多數情況下交換劑的離子是先被吸附,再被交換,具有吸附、交換的雙重作用[6]。
1.6 生物凈化處理技術
生物技術治理廢水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根據凈化機理的不同,可分為絮凝法、吸附法、化學法以及植物修復法。利用微生物或其產生的代謝物來實現絮凝沉淀;利用生物體本身的特殊化學結構及特性成分來吸附水中的金屬離子,Z后通過固液兩相分離去除金屬離子的方法也廣受關注[7]。
1.7 吸附凈化處理法
重金屬離子可利用吸附劑的獨特結構特點來除去,常用吸附劑有活性炭、腐植酸、海泡石、殼聚糖樹脂等。該法要求對水進行預處理,因為吸附劑自身的價格一般較昂貴,所以主要用于微量污染物的凈化處理,也常用于從高濃度的廢水中吸附某些有用的特定物質以達到資源回收和治理的目的。目前,應用于工業廢水處理的吸附劑主要有活性炭和生物吸附劑。一些尚處于實驗室模擬階段的吸附劑有粘土類、高分子、利用廢棄物制備的吸附劑和復合吸附劑等。其中活性炭可用于凈化去除大多數的重金屬和有機分子,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 但由于其使用成本相對昂貴、復雜的工藝操作和運行管理, 因而很多地區難以得到廣泛的應用。絕大部分吸附劑可能存在吸附效率低,產生二次污染無法解決等問題。介孔材料經過功能化處理后,特殊的功能基團對重金屬的吸附能力強,還可以選擇性地吸附水中重金屬離子,并且在適當條件下可以進行再生,實現吸附材料的重復使用,并且吸附效果仍然非??捎^[8]。